從時代新聲里,找到品牌新紅利

              空手
              2025.06.28
              Labubu的成長軌跡,給新世代品牌成長、給中國品牌出海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觀察范本。

              來源:空手(ID:firesteal13)


              看不懂Labubu商業價值的品牌,很可能已經被這個時代給拋棄了;質疑Labubu價值的人,在思想觀念上可能也已經落后于時代了。


              它的爆紅說明今天商業的底層邏輯已經變了,消費市場和消費觀念發生劇烈變化。相應地,我們對品牌的理解和品牌打造方式也應該及時刷新。


              當我把這條“暴論”發到朋友圈,收獲了很多質疑:認為它丑、沒實際價值、資本炒作的產物、注定曇花一現……


              其實,每一代消費者都有自己的“谷子”,也都有自己的“文化鄉愁”(曹虎老師語)。憑什么茅臺酒、LV包、勞力士表能賣那么貴,潮玩不能呢?“電子茅臺”也是茅臺,它們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并沒有本質區別(品牌三大核心價值中,情感價值、社會價值越來越重要過功能價值)。


              而且Labubu并非一夜爆火,它今年已經10歲了,自2022年首款搪膠毛絨公仔推出后就已逐漸成為年輕人新寵。Labubu還是典型的“逆向文化傳播”現象,它先在東南亞市場走紅,然后席卷歐美,最后才反哺中國本土,帶動國內消費者的跟進與模仿。


              Labubu的成長軌跡,可以說給新世代品牌成長、給中國品牌出海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觀察范本。它透露了未來消費市場的兩個重要趨勢:


              一是00后敘事,如何獲得年輕人的喜好并由此破圈十分關鍵;

              二是全球化運營(Labubu在泰國市場的經營,尤其值得稱道,后文分析),出海不僅能獲得新增長點,而且能在文化層面極大反哺和助力國內市場。


              這兩點可能是未來數年中國品牌的新紅利。


              01

              今天的新聲,就是明天的主流


              2020年底,泡泡瑪特在港上市,市值一度突破千億,引發投資界集體焦慮,當時我提了一個概念叫做“00后概念股”(原文見《00后概念股,當代財富新密碼》)。


              近5年過去了,如果說當時00后影響的主要還是資本市場,那么今天00后對整個消費市場,對社會文化和心態都有了舉足輕重的影響。


              眾所周知,中國正在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,老年人越來越多,銀發經濟被廣泛宣揚為風口,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品牌不遺余力地在做“品牌年輕化”呢?


              這首先就是因為年輕人的消費觀、價值觀、生活方式對整個社會都具有輻射效應,能帶動全社會的關注與模仿。


              Labubu就是一個明證,再比如音樂也是。夏天是屬于音樂的夏天,每年這時候都是音樂綜藝廝殺最激烈的時候。最近,我看到音樂圈的一大趨勢和網絡話題叫做#00后整頓音綜#。



              比如6月7日上線的《新說唱2025》,上線24小時愛奇藝內容熱度破9500,微博主話題閱讀量高達13億;僅回歸13天獲云合S+級認證,登云合全輿情熱度榜TOP1。

              而《新說唱2025》今年的主題叫做“哈圈洗牌”,全力擁抱新一代年輕人的音樂審美,助力00后說唱新人上位和中文說唱圈洗牌。



              再如另一檔音綜,目前全網最大話題叫做單依純。魔改《李白》雖然引來不少爭議,但被年輕人力捧,傳達了00后當下的社會心態和用音樂對抗生活的心聲。


              還有愛奇藝最近力推的全新音綜《亞洲新聲》,邀請了很多00后音樂人,首期代表中國出場的6位歌手年齡均在18-25歲之間。



              而且這檔節目的模式也很新,我覺得有兩個熱搜詞條最能代表其特點——


              一個叫做#內娛史上最難音綜#。

              該節目把舞臺搬到郵輪上,而且是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在五個賽區間跨海奔波。來自9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們需要在海上進行對抗,爭奪亞洲新聲歌王頭銜,“跨國歌手+海上競演”這個模式在音綜史上還是第一次。選手們想要把歌唱好,先得克服海浪和海風的影響。



              另一個叫做#音綜放狠話環節比說唱還炸#。

              很多年輕人看完《亞洲新聲》后表示,被選手間互放狠話的氣勢驚到,很讓人上頭,直接把節目推向了高潮。

              其實,00后音樂人有的不光是獨具一格的演出風格,還有著年輕人身上特有的那股態度和個性,這也是節目更能吸引年輕一代觀眾的原因所在。



              《亞洲新聲》自5月23日上線以來,我看了一下它的抖音指數。節目最大的受眾群體是24-30歲人群,占比達到31%;TGI最高的是24-30、18-23兩個年齡段人群。該TGI指數的意思是,在全網各年齡段人群中,18-30歲人群對這檔節目的喜好度最高、觀看意愿最強,是節目的高潛力消費人群,而且這群人更加關注時尚、美食、旅行、運動等。




              節目還有一句口號叫做“后浪奔涌,新聲可畏”?;仡?025年上半年,看完哪吒、DeepSeek、美國00后網紅IShowSpeed(甲亢哥)中國行、Labubu等一系列社會熱點之后,這句話也是我對上半年的概括和最大感慨。新聲的確可畏,因為他們終將成為社會的最強音。


              任何新事物的走紅,實際上都是社會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產物,是社會情緒和心態的集中反映。我們必須意識到,今天消費者追求的價值滿足已經變了,情緒需求正變得空前重要。


              而且,新事物、新技術、新觀念的普及都不是一夜之間捕獲了大眾群體,而是要經歷一個從小眾圈層興起逐漸擴散到大眾市場的過程,這叫做“創新擴散曲線”。


              而擴散的最大動能,來自新生代年輕人的興趣喜好,他們的情緒共鳴是品牌破圈的關鍵。Labubu就屬于年輕人的喜好和影響力已經擴散到了全社會。


              (創新擴散曲線)


              對于品牌營銷來說,只有持續關注年輕人的興趣喜好,才能把握準今天整個社會的脈搏與文化走向;只有抓住新聲趨勢,才能擁抱明日主流。自由學者王東岳說過,邊緣終將替代主流,今天的邊緣就是明天的主流,誠如斯言。


              一直以來,愛奇藝做內容都以勇于創新、敢用新人而著稱,創新雖然一開始看似小眾,也常常不被看好,但最后你會發現它總能引領趨勢,并蔚為主流。主流總是由新聲制造,誰能現在抓住新聲,誰就能提前擁抱主流,并最終獲得最大的回報。


              《亞洲新聲》的獨家冠名商是加多寶。加多寶被譽為“音綜界伯樂”,自2015年成功贊助一檔音樂節目以來,一直以其敏銳的音樂市場洞察力而著稱。這一次是加多寶時隔十年后重回音綜賽道,一出手就投了一檔主打Z世代跨國歌手文化交流節目。



              為了營造夏日有音樂、有美食的熱辣氛圍,加多寶不僅推出了聯名產品“加多寶亞洲新聲罐”,還開展了城市新聲歌王活動,為Z世代量身打造專屬音樂擂臺。



              無獨有偶,獨家冠名《新說唱2025》的是統一冰紅茶。和加多寶一樣,兩個都是知名度極高、覆蓋用戶群體也極廣的大眾飲料品牌,而且今年恰是統一冰紅茶上市30周年。但就是這樣兩個國民級品牌,都在不遺余力地實施年輕化。



              統一冰紅茶在節目中,以“青春Homie”身份深度滲透節目場景,結合說唱文化拍攝品牌短片,傳遞品牌理念,打造#青春無極限rap爽翻天#等內容話題。


              除這一節目外,近兩年統一冰紅茶大的營銷動作,還包括了冠名贊助永遠22畢業歌會,聯名經典網文IP《全職高手》,及目前正在執行的全國性國漫文化巡演活動“統一冰紅茶國漫校園季”等。


              這是非常典型的年輕化策略,為何加多寶和統一冰紅茶都如此看重00后和年輕化爆款內容IP呢?


              這是因為年輕人的價值不光是購買價值,還包括了消費引領價值和品牌塑造價值。他們或許不是這個社會上最大的購買人群,但他們的存在能夠賦予品牌以活力和生命力,幫助品牌永褒年輕,讓品牌持續站在社會流行文化的最前排。


              對于品牌營銷來說,目標人群選擇無疑是營銷的前提和第一步。


              在傳統人群概念中,我們往往是基于不同消費者對品牌銷量和規模的貢獻來劃分人群,將購買量最大、購買頻次最高的群體稱之為重度顧客,然后依然劃分成中度和輕度顧客(一般顧客)、邊緣顧客、潛在顧客等。


              這就是按照購買價值來設定顧客結構,由此形成的營銷思想一種是基于20/80法則強調重度顧客經營,比如很多企業搞會員制度、成立大客戶部。另一種則強調增加輕度顧客的曝光來獲得增長,這就是HBG大滲透理論。


              但是還有兩種人群概念也同樣重要,它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視角來認識顧客結構。


              一種是按照品牌獲得用戶的先后順序來劃分消費群體(這也是基于創新擴散曲線),將品牌用戶分成原點人群、高勢能人群、主流人群、輻射和溢出人群。


              原點人群是品牌的第一批顧客、天使顧客,他們幫助品牌生存下來。這群人會影響高勢能人群,而高勢能人群則能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和示范效應,把品牌口碑給擴散出去,幫助品牌進入主流人群。


              而當品牌成功主流化以后,剩下的人群不需要特意進行傳播教育,靠品牌的流行效應和群體的從眾心理就能輻射他們購買,從而產生人群溢出效應(Labubu現在就形成了溢出)。


              還有一種按照不同群體對品牌的重要性,把品牌人群分成品牌標桿人群、目標人群和實際購買人群。


              品牌傳播的目標人群通常不等于實際購買人群,而是購買人群的子集。比如很多品牌的廣告做給新銳白領看,但購買主力可能是小鎮青年。


              標桿人群則又是目標人群的子集,它代表品牌的典型使用者畫像,深刻影響品牌形象和人設,是一個品牌的靈感繆斯,品牌核心價值、訴求主張、品牌理念、內涵和價值觀通常針對這群人而設置。


              對于品牌營銷來說,理解了顧客結構,才能理解品牌的價值,理解品牌傳播、增長及破圈擴散的路徑,才能真正做好顧客經營;理解了顧客結構,我們才能理解前文所述加多寶與統一冰紅茶的品牌策略和IP選擇,理解《亞洲新聲》這種內容IP的價值,理解Labubu的爆紅。


              對于整個社會來說,新生代年輕人就意味著是品牌的高勢能人群、標桿人群,是社會流行文化的發起人和策源地。


              02

              海外文化動向,反哺中國市場


              Labubu成為全球寵兒,策源地在泰國。泰國頂流明星Lisa曬開箱,泰國公主自發帶貨,促成其人氣爆炸性增長。



              而且泡泡瑪特實施本地化戰略,與泰國國家旅游局合作,讓Labubu身著泰國傳統服飾,打卡曼谷地標,成為官方認證的“神奇泰國體驗官”,且結合當地文化推出吉象盲盒,贏得了國民認同。線下門店建設和庫存管理體系,也充分匹配了泰國市場狀況。


              (圖片來源:泰國頭條新聞)


              這是“由近及遠”的擴張策略,從文化相近的東亞和東南亞市場入手,再借助社交媒體逐漸攻入歐美,當蕾哈娜、貝克漢姆等名人都在曬出Labubu,泡泡瑪特的全球化戰略也就順理成章。如今泡泡瑪特海外營收達到10.66億元,占比接近40%。這種策略非常值得國內品牌學習。


              全球市場越來越融為一體,海外市場對于中國品牌來說,不僅意味著新的增長點,而且品牌在海外取得的成績,引發的關注和話題討論往往能反哺國內市場,助力國內品牌建設,像比亞迪、華為都在借助其在海外市場的成績和背書來帶動國內。


              尤其是,國外的消費市場更加分散,文化多樣,對于創新產品、小眾文化的接受度更高,如果一個品牌能在國外火起來,那就更有可能形成國內年輕人的模仿跟進,從而帶動國內市場。


              現今,有很多電子產品、生活方式產品、文化產品,都是先在國外火起來,然后才在國內流行,比如運動相機、無弦吉他、電動平衡車、智能戒指等。


              像被譽為“3C寶潔”的安克、國產智能戒指品牌RingConn(全球第二大)都是在海外市場證明了產品魅力之后,才開始深耕國內市場。包括現在抖音上,也有很多熱門神曲來自泰國、越南等地。


              今年以來,我越來越深刻感受到全球市場的協同與融合,有三點理由為證——


              一是中國企業已經到了真正需要品牌出海的時候,而不只是做跨境。


              二是中國文化IP的輸出能力越來越強,從哪吒2在海外取得票房佳績到Labubu都是如此。


              三是海內外越來越形成聯動,海外文化內容和消費動向能夠影響國內,Labubu就是墻外開花墻內香的典型。

              再如今年3月份美國千萬級博主甲亢哥中國行,成為上半年最大社會熱點之一,并間接帶動五一假期重慶榮昌區旅游的火爆;全球第一網紅“MrBeast”(野獸先生),馬上也要來中國了。



              加多寶現在也在開啟品牌全球化征程,希望帶著“打造世界級飲料品牌,弘揚中華傳統養生文化”的使命,不僅滿足海外消費者對于健康飲品的需求,而且贏得他們對于“預防上火”健康理念與中華養生文化的認同。這意味著加多寶要做的不僅是產品輸出,更是文化輸出與共鳴。


              所以加多寶致力打造的美食推廣活動,不僅在線上將“辣么香美食地圖”與《亞洲新聲》中的東南亞風情美食融合,還將在全國十城地標打造熱辣美食活動,為用戶帶來真正的“暢飲加多寶 唱響亞洲新聲”體驗。



              比如在新加坡站、越南站,結合獅城特色咖喱魚頭、辣椒螃蟹,越式炒香螺、越南火鍋等熱辣美味,打造中華養生智慧與東南亞風情的完美交融。



              隨著出海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主流敘事,很多品牌試圖在大而雜的海外市場“造浪”,但是找不到好的內容抓手和落地載體。這時品牌更需要能夠融入海外多元文化風貌、體現當地文化特色,尤其是更懂中國品牌需求的內容IP。


              長視頻綜藝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來接入海外文化與當地市場,并助力中國品牌走向全球,讓品牌出海故事“軟著陸”。


              作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“泛亞洲音綜”,《亞洲新聲》擁有多國音樂作品呈現,有泰國神曲、日本二次元金曲、越南民謠;還有眾多國外歌手加盟,如張靚穎、Jessie J、工藤靜香、尤長靖等各國專業音樂人護航,堪稱一本亞洲各國風土人情和音樂風格圖鑒。


              在新加坡,蔡健雅給張靚穎推薦新加坡特色美食,兩人在逛街途中碰到路邊歌手,還即興來了場街頭battle,不僅給節目帶來新看點和話題,也帶領觀眾深層次領略了當地文化氛圍。



              在馬來西亞站,尤長靖在錄制現場面對家鄉演唱代表曲目《是你想成為的大人嗎》,在家鄉父老面前成為想成為的大人,由此在網上引發強烈共鳴,#尤長靖成為想成為的大人了#引發很多網絡共鳴,節目也因此受到馬來西亞駐華大使諾曼·穆罕默德的稱贊與親切問候。



              可以預見的是,今后像這種以“音樂無國界”“多元交融”為理念的長視頻綜藝節目會越來越多,也越發受到中國品牌的歡迎,引領中國品牌出海的腳步。


              今天的消費者正在持續變化,整個社會的心態、情緒、流行文化、審美偏好也在不斷改變。從上半年這些“新聲可畏”的內容IP和文化熱點中,我們能感受到的就是今天引領社會文化動向的有兩個高地:一個叫做年輕化,看00后的消費觀念;一個叫做全球化,看海外市場的文化動向。


              對于企業營銷來說,品牌必須抓住青年文化和海外市場這兩個高地,緊跟消費新聲、海外動向,才能在未來競爭中搶得先機,抓住增長的發動機。

              食品創新交流群

              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空手
              回頂部
              評論
              最新評論
              這里空空如也,期待你的發聲!
              微信公眾號
              Foodaily每日食品
             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
              微信分享
             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
             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_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_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_ww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