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2元火鍋攻入縣城:巴奴IPO背后的"高端下沉"生死局

              剁椒Spicy
              2025.06.28
              火鍋第三股,可能要來了。

              文:當寧

              來源:剁椒Spicy(ID:ylwanjia)


              6月16日,巴奴國際控股正式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。若上市成功,巴奴將成為繼呷哺呷哺、海底撈后港股第三家火鍋上市公司。


              截至目前,巴奴的直營門店網絡已覆蓋全國近40個城市,門店數量達到145家;營收數據也十分亮眼,2024年巴奴的收入約23.07億元,利潤為約1.23億元,經調利潤約1.96億元。

              招股書寫到,巴奴是中國“品質火鍋”市場收入規模最大的品牌,2024年占據該細分市場3.1%的份額,若成功上市,其將成為港股“品質火鍋第一股”。


              圖源:巴奴毛肚火鍋公眾號


              何為“品質火鍋”?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指出,火鍋市場劃分為品質火鍋(人均120元以上)、大眾火鍋(60-120元)和平價火鍋(60元以下)。


              2024年,巴奴的客單價為142元,而海底撈的客單價則為95元。


              反直覺的是,定位高端的巴奴并未加入一線城市內卷,反而深耕下沉市場。他們將78.6%的門店開在了二線及以下的城市,這些消費力被低估的下沉市場反而成了巴奴的利潤糧倉。

              不過,這種“高端下沉”的模式是怎么走通的?隨著擴張的進一步發展,巴奴又將如何保證下沉市場的“品質”定位?



              2004年,第一家巴奴火鍋店在杜中兵妻子的家鄉河南安陽開業。巴奴,即川江水路上的纖夫。關于毛肚火鍋的起源,有一種說法稱其是碼頭上的纖夫們所發明的。


              和其他連鎖餐飲選擇從一線城市起步不同,巴奴從一開始就格外看重下沉市場。145家門店中,有114家位于二線及以下城市,河南獨占53家。



              這一布局形成一種“區域密度經濟”:二線城市門店經營利潤率達24.5%,顯著高于一線城市的20.7%。

              核心在于低成本結構——以河南新鄉、洛陽為例,租金與人工成本較一線城市低30%-40%,直接推高利潤率近4個百分點。


              招股書上另外兩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翻臺率和客單價。數據顯示,巴奴的翻臺率從2022年的3.0次/天升至2025年Q1的3.7次/天。


              翻臺率激增的秘密可能就藏在客單價里,2022年到2025年Q1,巴奴的客單價從147元降至138元,采用的是通過對不同城市的客單價動態調整,換取客流量的策略。


              這種客單價的降低并不是簡單地通過降價完成的,而是針對不同的城市,推動了價格和產品的本地化適配,使客單價呈階梯下降:一線城市客單價159元,二線城市138元,三線城市119元。


              同時,在下沉市場,通過在菜單上增加豬肉類、時令蔬菜,使得降價不拉低毛利率。

              圖源:巴奴毛肚火鍋公眾號


              杜中兵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如果因為妥協而降價,那妥協毫無價值。巴奴不會將原來賣80元的一盤肉,立馬降到70元——只要降到70元,品質必然要發生改變;或者品質不改變,盈利能力就沒有了。這是結構性的成本,消費能力下降了,不能去調整品質,但可以給顧客更多選擇。


              例如:新鄉門店推出“9.9元當季蔬菜拼盤”,點擊率達28%,拉低整體客單價,但提升翻臺率至3.7次/天;


              鄭州一門店通過三宮格鍋底自選(單格收費),鍋底均價從一線城市的68元降至45元,帶動客單價下降18%,同時翻臺率從3.2次/天提升至3.9次/天,整體營收增長12%;


              洛陽門店推出人均98元的“午市套餐”,吸引精準客群,午市營收占比從15%提升至28%,客群結構優化降低對高消費客群的依賴。


              與巴奴相比,同樣是下沉降價,海底撈是通過大規模的開店,用規模提升自身的議價能力,在門店租金、原料采購方面壓縮成本。


              而巴奴并不具備這樣的規模和品牌優勢,轉而通過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,實現了“結構性降價”。


              2025年Q1,巴奴的客流同比激增40%,這一增長幅度遠遠超過了客單價的下降幅度,有效抵消了客單價下滑對營收的影響,實現了以客單價換客流的策略目標。


              不過,這種高端下沉的增長模型雖然行之有效,但問題也隨著擴張腳步逐漸顯現。



              2011年,財經作家黃鐵鷹的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讓海底撈成為了中國最火的火鍋品牌,一時間幾乎所有餐飲品牌都在模仿海底撈式服務。


              杜中兵曾公開承認,在進入鄭州市場后的三年里,巴奴學習海底撈在服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,但這種模仿并未取得很好效果。于是反其道而行,決定徹底轉型,改名為“巴奴毛肚火鍋”,突出毛肚這一特色產品,在門頭上打出slogan:“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,毛肚和菌湯才是”。


              敢放這樣的狠話,巴奴自然是有自己的產品壁壘。


              剛開始火鍋創業時,食材市場就給杜中兵好好地“上了一課”:當時,市面上不少火鍋店賣的牛肚、魷魚、黃喉等產品,都是用火堿放在汽油桶里泡發的,為了防止變質,有時還會添加福爾馬林,且老油循環利用的現象也較普遍。


              杜中兵不能接受賣這樣的菜品。為了挑選好的食材,他專門去烤鴨店的上游找新鮮鴨腸,去肉聯廠采購黃喉。為了進一步解決問題,他買下了西南農業大學李洪軍教授的專利——活性生物酶嫩化技術,用來提升毛肚的脆嫩度,2024年又升級為“新西蘭冰鮮毛肚”。


              圖源:巴奴毛肚火鍋公眾號


              另一項明星產品菌湯,巴奴也是下了功夫,原料選擇云南楚雄野生菌,12公斤濕菌烘1公斤干菌,4小時未售完即棄。這一套“毛肚+菌湯+12大護法”的產品矩陣,為巴奴提供了近50%的銷售額。


              為了從源頭把控食材品質,巴奴在門店數不足10家時就重金建立原料加工廠,至今,巴奴設置了5家集倉儲物流于一體的中央廚房,1家重慶底料廠,覆蓋中國14個省和直轄市。


              巴奴還提出了“第三代供應鏈”的概念,即第一代是西方冷凍化工業供應鏈;第二代用中央廚房提升標準化;第三代,以“天然、冷鮮、短?!睘楹诵?,用需求倒逼供應鏈做到冷鮮日配、零添加、短保質期。


              這一套“產品主義”曾是巴奴高端溢價的核心支撐,但隨著擴張深入和消費降級的浪潮,高成本也讓“貴”成了巴奴的最大爭議。


              2023年,有消費者吐槽,巴奴售價18元的富硒土豆僅有5片,每片接近4元的土豆被網友戲稱為“天價土豆”;新西蘭毛肚單價58元,比海底撈同類產品貴10元,消費者對“技術故事”的買單意愿越來越低。


              更糟糕的是杜中兵個人的回應引起了軒然大波:一次直播中,杜中兵表示“火鍋不是服務底層人民”“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鍋,吃些麻辣燙就好了”,這些發言引起網友的強烈不滿。此后,即使杜中兵在社交媒體為自己的發言道歉,但巴奴“貴”的爭議更是久久未停。


              杜中兵在個人社交平臺回應言論爭議


              杜中兵一直強調“產品主義”,多次公開表示“想做好一個品牌,總要有自己的標準和取舍,才能使企業長期經營”。他也曾直言對巴奴被吐槽“貴”這件事完全知曉,但高品質火鍋確實需要高成本的支撐。


              杜中兵坦言,大家長期罵巴奴“貴”,自己的壓力很大,但“巴奴的凈利潤率只有9%”。巴奴招股書顯示,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,巴奴經調整凈利潤率分別為2.9%、6.8%、8.5%以及10.8%。


              “高品質”就像一把雙刃劍,即是護城河,也是巴奴脫不下的長衫。



              背負如此高的供應鏈成本,巴奴在下沉市場到底如何做才能持續盈利?


              短期來看,當前二線城市24.5%的利潤率驗證了“高端下沉”的模型在低租金區域是可行的。


              但長期來看,重金砸在供應鏈,如果新店密度不足,冷鏈成本將吞噬利潤:以西安為例,央廚月度單店配送費超12萬元,占營收比例驚人。


              因此,下沉擴張,用規模來攤平成本是巴奴計劃要走也必須要走的道路。


              招股書顯示,巴奴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年新開177家店,年均增速30%,較過去三年71家的新增量提速149%。


              若以單店投入500萬元計算,177家新店需資金約8.85億元。這一資金需求,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數字。


              從財務狀況來看,截至2025年3月31日,其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.73億元,這一現金儲備應對大規模門店擴張稍顯單薄。


              這也使得巴奴的IPO成為企業戰略發展的必由之路,只有通過上市進行股權融資,巴奴才能獲得擴張所需的資金。


              在新店的布局上,巴奴計劃加密河南、陜西等城市的門店密度,并向地縣級市滲透,且進一步提出,在 7 省建設衛星倉。



              巴奴目前的中央廚房及冷鏈物流體系主要圍繞五大中央廚房,覆蓋半徑達300公里,單倉服務30-50家門店。以河南新鄉為例,區域內門店密度達每20公里1家,冷鏈車單程配送成本較跨區域場景降低60%。


              此前,西貝莜面村在擴張之初就曾因跨區域配送成本過高,被迫調整為“區域中央廚房+本地采購”的模式。如果巴奴新店向更多城市擴散,新店與中央廚房的直線距離可能從原本的300公里延伸至500公里以上,跨區域配送成本將飆升。


              為此,巴奴也需要建立更多的衛星倉,江蘇、東莞央廚規劃投資2.3億元,相當于2024年凈利潤1.87倍。


              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,往往只能通過如海底撈一樣通過開店攤薄高昂成本。


              2024年,巴奴5.3%的凈利率不足海底撈凈利率10.99%的一半,反映規模效應的碾壓性優勢。


              招股書顯示,巴奴2022-2024年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占比維持在33%左右,2024年人力成本占比達33.6%,兩項合計超65%。


              相對而言,海底撈的成本結構以“規模效應+效率優化”為核心,雖然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占比與巴奴接近,但在租金和供應鏈協同效率上更有優勢。比如在租金這一項,海底撈的品牌議價能力更強,常以低租金入駐商場核心位置;同時海底撈通過和頤海國際深度綁定,材料成本可以做到進一步下降。


              正因如此,海底撈憑借規模效應可在客單價百元以下保持盈利,而巴奴是通過提升翻臺率抵消了客單價下滑影響。若客單價持續走低,需更高的翻臺率維持當前利潤率。


              與如今很多餐飲品牌開放加盟、比拼低價相比,巴奴的堅持直營和產品,使其在激烈的餐飲競爭中獨樹一幟。資深餐飲連鎖戰略與資本專家文志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巴奴沖刺港股的“勝算”極大,即使首次可能出現過期、失效等情況,但是也可以通過后期調整后繼續申請。巴奴若成功上市,不僅能夠獲得大量資金用于門店擴張和供應鏈升級,還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,規范企業管理。


              但對巴奴來說,在當前餐飲理性消費的趨勢下,若繼續下沉,也將面臨諸多挑戰。


              巴奴的“第三代供應鏈”要求高客單價支撐,但下沉市場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遠超品質訴求。若繼續降價,將跌穿成本線;若維持高價,則面臨客流流失——高端下沉本質是一場走鋼絲的平衡術。


              若成功,或證明品質火鍋能打破“下沉必降價”的魔咒,重塑行業范式;


              若失敗,則宣告高端餐飲下沉存在天然邊界——當138元的客單價遭遇區域平價品牌的圍攻時,巴奴需要回答:高成本的故事,能否讓縣城消費者持續買單?

              食品創新交流群

              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剁椒Spicy
              回頂部
              評論
              最新評論
              這里空空如也,期待你的發聲!
              微信公眾號
              Foodaily每日食品
             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
              微信分享
             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
             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_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_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_ww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