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0億,薯片一哥要被賣了

              并購最前線
              2024.08.11
              今年流行大并購。

              文:王露

              來源:并購最前線


              一筆千億級并購即將誕生。


              最新消息,食品巨頭瑪氏(Mars)正在收購零售公司家樂氏(Kellanova),目前后者市值接近250億美元(約1800億人民幣)。


              大家可能對這些名字陌生,但他們的產品隨處可見——買方瑪氏,擁有德芙、箭牌、士力架等品牌;賣方家樂氏,在國內最為知名的則是品客薯片。一旦收購成功,將締造今年食品行業最大的交易。


              誕生于1968年的品客薯片,是世界上第一個罐裝薯片品牌,曾被寶潔做到全球最大的薯片品牌,遍布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這一次瑪氏豪擲千億,再次驗證眼下全球大并購火熱一幕。



              01

              創立50多年

              昔日薯片一哥,要被賣了


              品客薯片的故事,始于一位科學家。


              1965年,美國有機化學家Fredric Baur給寶潔公司提了個絕妙的想法——把薯片做成“雙曲拋物面”,卷成馬鞍狀的薯片受到兩個反向力后不容易碎。他還發明錫箔牛皮紙卷起的薯片罐,這樣相同大小的薯片可以排一列,易于運輸。


              于是,世界上第一個可密封式的罐裝薯片誕生。這幾乎是零食界的一場革命——在品客之前,薯片有大有小且多是袋裝;自此每個薯片都有著相同大小、形狀和重量。然而,印著翹胡子胖老頭logo的品客薯片上市后,銷量卻一度低迷,甚至被視為寶潔史上最失敗的產品之一。


              直到20世紀80年代,品客調整口味,以及憑借布拉德·皮特出鏡的電視廣告,開始成為爆款產品。曾有數據顯示,美國人每天會消費3億片品客薯片。


              當中還有一段插曲:當年寶潔公司打了一場官司,證明品客不是真正的薯片。傳統薯片是土豆油炸而成,而品客薯片的土豆含量不足50%,法院裁定寶潔公司無需繳納15%的“薯片增值稅”。


              品客進入中國是1997年,也曾占有一席之地,成為小朋友的社交貨幣。但囿于玩不轉本土化,很快被樂事、可比克搶占了市場份額。


              轉折出現在2000年之后,寶潔開始剝離非核心品牌,先后出售了Jif花生醬、Folgers咖啡等食品業務,品客也逃不掉被賣身的命運。當時寶潔的公告顯示,品客是世界上最大的薯片品牌,產品銷往140多個國家。


              最終在2012年,寶潔宣布以26.95億美元(約188億元人民幣)的價格向家樂氏出售品客薯片,這也標志著寶潔正式退出食品行業。


              收購品客的家樂氏是一家百年企業。早在1894年,公司創始人W.K. Kellogg偶然發明谷物麥片后,Kellogg早餐麥片逐漸成為英美等國谷物早餐的代名詞。這筆交易也使得家樂氏成為當時全球第二大零食公司。


              此前,家樂氏公司負責人稱自從收購品客品牌以來,業務增長一倍多,凈銷售額現已超過30億美元,不過公司尚未充分發揮其潛力,下一個目標是40億美元。


              然而,56歲的品客突然被擺上了貨架。


              02

              1800億,買家是誰?


              糖果巨頭瑪氏率先伸出了伸出橄欖枝。


              這是一場爭奪戰。消息顯示,瑪氏的潛在競爭對手是奧利奧母公司億滋國際和巧克力巨頭好時。


              雙方談判尚未最終敲定。如果達成交易,這將成為今年食品行業最大的交易。目前家樂氏估值接近250億美元。


              也許你沒有聽過瑪氏公司,但很難不知道它的產品——德芙、士力架、M&M's豆、彩虹糖、脆香米、綠箭、益達……這些占據著巧克力、糖果、口香糖等品類龍頭地位的品牌,都歸屬于瑪氏公司。


              瑪氏公司的起點與品客異曲同工,都源于一個跨時代創意。


              當時還在讀書的Forrest給父親的糖果廠提出個產品方案:在一種常見的芽糖糖漿上裹巧克力,使其變成有巧克力口感的固體糖。


              這個主意相當于讓便宜的糖漿變成價格昂貴的巧克力挑戰者,最終父親接受他的建議并開發這種新產品,將其命名為銀河棒,上市后大受追捧。


              1927年,公司正式更名為瑪氏,隨后推出劃時代的產品士力架。依靠這一款糖果,瑪氏很快躋身為美國第二大糖果制造商。


              自此,瑪氏公司版圖拉開,涉足寵物食品,并在糖果和寵物食品兩大細分領域全球排名第一。如今的瑪氏依然沒有上市,是全球最大私人家族企業之一,但年銷售額超過 500億美元,員工超過15萬名。


              瑪氏的并購之路也堪稱精彩。2008年,瑪氏以230億美元的交易對價私有化箭牌,補齊口香糖業務;2017年又以77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連鎖寵物醫院VCA。今年以來,瑪氏又陸續收購了英國高端巧克力品牌Hotel Chocolat、法國獸醫診斷企業Cerba Vet和ANTAGENE等公司。


              晨壹投資曾分析稱,產業并購,標的比價格更重要?,斒献鳛楫a業收購者,不同于PE類財務投資者,選擇標的更看重戰略價值及協同潛力,也有更長的時間消化支付的高溢價、進行深度整合。


              此次瑪氏瞄準品客薯片,可以看出向其他賽道尋找更多可能性。


              03

              估值下降

              大并購抄底了


              放眼望去,今年并購江湖烽煙四起。


              大手筆比比皆是。正如家喻戶曉的芭比娃娃也要被賣了——上個月,LVMH集團旗下私募股權公司路威凱騰 L Catterton 正在計劃收購玩具巨頭美泰(MATTEL)。


              成立于1945年,美泰憑借芭比娃娃風靡全球數十年,如今市值為66億美元(折合人民幣478億元)。


              還有金融圈熟悉的一筆大并購——貝萊德以25.5億英鎊(約合230億元人民幣)全現金收購Preqin(睿勤)的100%業務和資產。


              至于全球“PE之王”黑石,更是掃貨——最近傳出收購印度食品巨頭Haldiram's的消息,還宣布買下日本數字漫畫提供商 Infocom,后者締造今年日本最大的私募股權收購案。


              同時,凱雷集團也宣布計劃通過公開要約收購的方式收購日本肯德基公司,并將其私有化退市,本次交易總價約1300億日元(約合人民幣60億元)。


              如此一幕幕,背后邏輯不難理解——當經濟下行,標的估值也隨之回歸合理區間。當不少優質項目正變得比以往更便宜,是現金充裕的公司以及并購基金尋求更好標的物的好時機。


              簡言之,“項目變便宜了?!?/strong>


              猶記得一年前,信宸資本管理合伙人信躍升在清科會上分享了并購市場觀察,他以中國市場為例,表示定價體系正在重構,新的估值標準還在探索中,但可以肯定的是項目估值會趨于合理?!皯{借20年的投資經驗,我知道這種低潮時期反而是賺大錢的時候?!?/p>


              不久前,銀湖資本官宣旗下第七只旗艦基金Silver Lake Partners VII,規模205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1480億元),創下2024迄今最大募資。毫不例外,新基金的方向瞄準了大并購,無疑是一縷生動寫照。


             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,并購潮同樣涌起。當中最風向標意味的一幕是,原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正式加盟晨壹基金,和創始人劉曉丹共同擔任管理合伙人,聚焦并購投資新未來。


              我們期待國內一個大deal出現。

              食品創新交流群

              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并購最前線
              回頂部
              評論
              最新評論
              這里空空如也,期待你的發聲!
              微信公眾號
              Foodaily每日食品
             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
              微信分享
             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
             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_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_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_ww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